为进一步推动我院人才培养层次提升工作以及把我院慈善法治与社会治理学科建设成为省内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11月27日,“浙江财经大学2016级民商法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暨慈善法治与社会治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法政分院5教50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法政分院院长邵培樟主持,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民商法系康莉莹教授、苟军年教授等8位教师莅临我院指导交流,法政分院法律系与社会工作系全体教师、浙江财经大学2016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部分意向考研的分院学生参加会议。

邵培樟院长首先致辞,对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李伟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对我院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他指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我院教师能够参与,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为后续我院参与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由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组组长康莉莹教授主持论文预答辩。康老师幽默地以“东方宝地,钟灵毓秀”对全体与会者表示感谢,介绍了此次民商法16级3位学生第二次论文预答辩的流程,鼓励财大与东方学院双方与会者共同就答辩论文的修改完善多发表意见。来自浙江财经大学2016级民商法学的3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分别以电商平台专利审查义务、市场化债转股法律问题、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为主题展开论文答辩,充分展示了财经学子的风貌和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硕士生导师李伟教授、康莉莹教授、苟军年教授、李海龙副教授、邵培樟副教授以及其他老师针对研究生们的硕士毕业论文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旁听的分院学子们无不受益匪浅。

席间与会众人稍作歇息,很快又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慈善法治与社会治理学科建设研讨会中。


邵院长首先介绍了法政分院“慈善法治与社会治理”学科作为我院第一批应用型学科方向的建设现状,殷切希望与会双方互相交流、分享学科建设经验、探讨如何推动学科建设。随后,双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其中,李伟院长提出,“学科建设迫在眉睫”,结合财大法学院争取博士点的现有经验,他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确认目标,以明确的目标倒逼学科建设;二是明确“对手”,确立竞争对手不断迎头赶上;三是争平台、上大项目、做好团队培养,要抓住嘉兴市这个大平台,利用好“三治融合”的地方资源。康莉莹教授认为法政分院的学科方向凝练有特色、有较好的学科团队,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色,进一步加强政企校地多方合作,运用好校级学科平台,打造更高层次的论文专著,打好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这一“组合拳”。最后,邵院长对本次会议作了全面的总结,他表示,法政分院一方面将继续依托财大法学院资源,争取早日实现联合培养法律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另一方面将瞄准目标,按省一流标准,强化特色,力争早日将我院法学学科与法学类专业建设成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列的学科与专业。
(撰稿:王轩宇 摄影:郑亦卉 初审:郑明武 终审:邵培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