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2018年5月23日,在浙江省乔司监狱出监分监狱举办的一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解读”的司法社工教学专题讲座,让逾百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受益匪浅。

这是继去年9月我院和省乔司监狱出监分监狱共建“司法社会工作教学科研基地”以来,以身践行落实“安置帮教工作与司法社工教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社工师生适时介入面向临释人员的教学环节,积极配合和支持对临释人员的教学活动,以定期开课的形式介入到监区对临释人员的课堂教学,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融入监区的教学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继去年11月联合推出首期司法社工教学专题活动后,双方共同研发推出的第五期主题讲座。在上期以“调整认知 迎接新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基础上,本次讲座专门针对为什么要修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序言部分移入正文、调整相关条款和宪法宣誓制度入宪等问题从法理学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在场的临释人员明白宪法的修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体现。

2.jpg

邵培樟院长在为临释服刑学员做《送“宪法”进监狱》讲座现场

邵培樟院长全面梳理了此次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修改完善的意义”、“修改宪法的原则要求”、“宪法修正案内容解读”等法理学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为了让临释服刑人员对“宪法修正案”与“临释学员”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邵院长将“孙志刚事件”等话题事件穿插到讲座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服刑人员感同身受。紧贴实际的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体现了大家对这次活动的认可。在愉快的氛围中,临释服刑人员初步理解认识到宪法的权威,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危害,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其早日回归社会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临释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既高屋建瓴又通俗易懂,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既有宪法修改的内容解读又融入了法理学知识,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活动结束后,我院法学、社会工作两专业的教师通过3对1的模式(即1位专业教师带2名学生与有需要的临释服刑人员面谈),与有相关咨询意愿的临释服刑人员开展了帮教活动。我院师生深入了解临释服刑人员在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对服刑人员进行相应地引导和指正,从而使临释服刑人员能更合理地调适情绪。

活动结束后,出监分监狱副监狱长周建刚表示,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控制,往往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导火索,这种具有实质意义的助力新生帮扶活动希望能够给临释服刑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不断前进。

(撰稿:徐冬 审稿:叶颖蕊)

上一篇:我院学子在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演讲比赛中获佳绩

下一篇:(海宁大潮网)不忘初心跟党走 海宁这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回望峥嵘岁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