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在全院上下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本月初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挥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独特作用,带领学生会、学生社团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讲话指示,积极响应团省委书记朱林森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今年4月来浙召开学校共青团改革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共同推进学院内涵发展之际,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为主题的暑期思政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启动仪式暨法政分院16级城乡调查动员大会于6月21日在5教101隆重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法政分院院长邵培樟,副院长、法政分院党总支书记叶颖蕊、副院长蒋晗华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律系、行政管理系全体教师及16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蒋晗华副院长主持。

叶颖蕊副院长做了即兴发言,她强调作为省内第一所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立学院,此次活动是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与我院自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开展的首次大规模调研活动,任重道远,她表达了对海宁市委宣传部的信任和支持的感谢,并表示我院历来坚持“应用为先,科学研究反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即科学研究成果应能渗透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以科学研究引领社会服务,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应用,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此次活动,使得我院师生能够全方位地深度参与到海宁经济民生建设整个过程,希望参与调研的广大师生要珍惜和利用好这个平台去了解当前的国情、民情、社情,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继而得以进一步融入海宁、增加对海宁的认同感,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校地合作的共赢发展。法律系梁美英副主任和蒋晗华副院长做了补充发言,围绕调查报告书的书写规范、调研选题等做了主旨发言。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进一步响应团中央抓好“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四进四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我的中国梦”和“与信仰对话”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正向功能,为了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思政社会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以16级学生城乡调查为切入点,由分院专业教师、马院校内教师、马院校外导师组成的“三导师”队伍开展带队指导工作。作为校地共建的品牌项目,依托于环杭海城际铁路沿线经济带实地走访调研是本次社会实践的一大亮点,也是分院不断推进校地合作的创新性成果。

(撰稿:王轩宇 初审:徐冬 终审:蒋晗华 )

上一篇:【钱江晚报】浙财大东方学院这份卷子火了

下一篇:华东理工大学 嘉兴市、海宁市民政局赴我院考察交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