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嘉兴市是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近年来,嘉兴市持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把加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形成了具有“党政主导、部门推动、三社联动”的嘉兴特色社会工作发展新格局。嘉兴市和嘉善县、平湖市、海宁市荣获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地区和专项示范县(市)。全市有“全国十大社工人物”1名, “全国百名社工人物”4名;“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家,浙江省社会工作培训实训基地12家。

到去年底,全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1.7万人,持证社工6136人(其中持全国社工证3372人,持嘉兴社工证2764人),社工服务机构736家, 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2863个,近几年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经费近1亿元。

一是抓住领导体制改革的时机,增设一批社工专业管理岗位。2008年嘉兴市在全国地市中率先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任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任副书记,25个市级部门单位领导为委员。社工委在市民政局设立办公室,增设一名专职副主任和社会工作综合处专门处室,承担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同时,指导各县(市、区)相应全部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实现市县两级覆盖。全市共增加行政职能处室8个,增加正式编制16个。当前,我市以群团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共青团、妇联创新“团干+社工+志愿者”、“妇女干部+社工+义工”等专业模式,明确一批社工行政岗位,加强政策创制和工作指导。

二是抓住事业单位岗位绩效改革的时机,核定一批社工专技岗位。借助人社部、民政部出台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意见的政策东风,积极沟通协调市人社局制定《嘉兴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嘉兴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薪酬待遇办法》等文件,明确岗位设置原则、领域、比例和岗位主要职责、聘用管理与考核等内容,为推动岗位开发设置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如,对于核定编制相对较多的事业单位,提高专业社工岗位的设置比例;对于核定编制较少的事业单位,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聘任到专业社工岗位;对其他领域的事业单位,通过建内部社工机构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共设置社会工作岗位132个。

三是抓住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时机,转换一批社区社工岗位。积极推进一个社区、一个社工室、一个社工团队、一个服务项目、一个专业督导的“五个一”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现建成社区社会工作室490 个,建成率42.2%,确定专业社工岗位706 个。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工转型,全市129个社区开展了“综合岗”和“全科社工”改革试点工作,促进社区社工由“专业单项”向“多项全能”转变,301人转型聘任到“全科社工”岗位。对于其他541个城乡社区,结合持证社工的专业特长,开发设置养老、救助、优抚等社区“专科社工岗”721个,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有效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

四是抓住专业化发展的时机,开发一批体制外社工岗位。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意见》,通过免注册费、财政补助开办费和项目补贴等扶持方式,加大社工服务机构扶持培育力度,努力以平台建设和专业化服务推动岗位设置,共设置岗位987个。全市成立民办社工机构191家,机构全部以社工岗位为主体岗,开发设置岗位503个。同时,积极开发特殊领域社工岗位,联合市公安局开发专职禁毒社工岗位,按照实有吸毒人员数20:1的比例配备禁毒社工293名。联合市司法局开发社区矫正社工岗位,在镇(街道)基层司法所配备1-2名专兼职社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实际配备150名。推动嘉善县全国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工作,在企业工会中积极开发社工岗位,共开发设置岗位41个。

上一篇:我院首届廉洁文化节目创作大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我院赴衢州龙游开展本科招生宣传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