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法政分院积极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主题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进一步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在校内校外形成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良好氛围。

活动以开展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校内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猜”、“法律知识现场咨询”、“学生模拟庭审”等活动,吸引和感染广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尤其是12月3日、4日,分院在学校一食堂小广场专门设点宣传咨询,增进全院师生的法律知识。活动现场邀请到了长安镇派出所、长安司法所人员亲自为师生答疑解惑,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普及法制知识。其他志愿者则向来往小广场的学生分发《刑法修正案(九)》的宣传单,针对其中关于”考试作弊“、”驾驶机动车“、”伪造货币“等方面,为过往的学生讲解相关法律条款以及法律后果,进行法制宣传。

同时,活动还推出了面向学生特定时段的“谜语巧说法”有奖竞猜,试图通过一个趣味直观的平台激发全院师生对宪法、宪政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谜语巧说”的法律互动游戏使广大师生通过游戏的参与深入了解宪法知识,认知宪政理念。活动中加强了师生对法律的理解与运用,激起广大师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热情。

校外,分院师生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宪法解读和法制宣讲活动,并与长安司法所、计生办等精心组织,来到社区向市民宣传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服务法治需求,使法制宣传全方位覆盖社会各个阶层。其中,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团队来到长安司法所,为矫正对象进行法制的集中宣传与教育,进一步加强其对于宪法知识的了解,增强法律意识,减少再次犯罪可能。学生党支部和阳光关怀志愿者服务团队先以小组的方式在长安镇主要街道向过往的普通群众以及商店人员进行刑修九和宪法的法制宣传。随后,两支志愿者团队前往海宁中学,对在校的高二、高三学生进行有关考试作弊、酒驾、制造假币等刑修九内容的详细的讲解,强调了对于高考及其他考试中作弊的严重后果以及自我加强对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此次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使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使广大师生、群众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中加深了对于法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