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9日下午在J5-502举办《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叶颖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美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聪及相关负责教师,来自各二级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本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叶颖蕊老师强调《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成为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具有关键作用,同学们务必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此外,叶老师指出,希望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全面听取同学们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同学们的学习和本课程的建设。

随后,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感受和建议。在教学内容上,学生代表指出,希望课程紧密结合时事,及时讲解国家政策,并且在现有国内外时政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更多与专业相结合的内容,为今后的个人发展指明方向。在教学方法上,同学们希望增加课堂互动环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热点话题并在课堂上展示,并表达了希望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建议;此外,同学们建议任课教师提前分享课程资料,以便大家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针对期末作业考核,学生代表们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考核设计,增加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如演讲汇报、社会实践教学等以丰富作业形式。


梁美英老师对学生代表们的提问和建议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与回复,她表示,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将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进的重要参考,教师们将在后续教学中积极调整和优化,包括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布置作业等,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会上发布了《形势与政策》线上调研问卷,进一步了解全院师生对本课程的反馈。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学生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师生搭建了沟通桥梁,为提升课程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形势与政策》课将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知识传授的作用,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