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持续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实现红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5月12日晚,我院精心编排的微话剧《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与情景朗诵《一生的等待》受邀参演由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长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承办的“兵心永向党——浙江英烈文化战地思政课”主题宣讲活动。我院5名大学生讲解员与省内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6名英烈讲解员为来自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1300余名定向培养军士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思政课,用红色文化赋能职业教育,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教育激励他们传承革命精神,当好英烈传人。

活动现场,《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率先登场。潘香凤积极投身革命活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为革命奋斗至最后一刻,直至英勇就义。演员们全情投入,每一个场景都扣人心弦,将潘香凤的勇敢、坚毅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浙西南刘胡兰”的崇高气节和伟大精神。

我院作品《一生的等待》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告别亲人,隐姓埋名奔赴戈壁滩,将青春热血献给两弹一星事业,而妻子许鹿希虽独自承受28年分离,却仍默默坚守、深情等待。一字一句,饱含着对英烈的崇敬与缅怀,将那段历史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此次“兵心永向党——浙江英烈文化战地思政课”主题宣讲面向的定向培养军士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后备力量,活动意义非凡。红色剧场学生们带来的这两个节目,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它们以艺术的形式,让英烈的事迹和精神走出历史课本,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激励着当代青年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宣讲结束后,现场的定向培养军士生们对包括剧场学生在内的宣讲员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未来,红色剧场也将持续挖掘更多英烈文化红色故事,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让英烈文化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争先。

上一篇:法社学院“实务精英进课堂”(第四十七期)成功举行

下一篇:思政大讲堂(2025年第1期,总第50期) | 学思践悟青年观,砥砺青春绽芳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