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场意义深远的“逐梦——河山添锦绣红色故事会:不能忘却的纪念一座城的抗日烽火”活动9月2日在杭州市富阳区青少年宫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指导,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富阳区委组织部、杭州市富阳区委宣传部、杭州市富阳区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承办。

在这场红色故事会中,我院两部作品《1937,炸桥 炸桥》与《烽火墙门》以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成为活动的亮点之一,成功地将观众带回那段充满硝烟与抗争的岁月

《1937,炸桥 炸桥》由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联合打造。

该剧以1937年钱塘江大桥被炸毁的真实事件为蓝本,生动展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所展现出的壮烈情怀与家国大义。剧中,钱塘江大桥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总设计师茅以升的痛令下被亲手炸毁。老桥工张阿根含泪拆除自己亲手建造的结晶,青年女学生沈静在桥上高呼抗战必胜,中国军人林远严守军令,逃难母亲李阿娣在桥上望夫回归……每一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在国家存亡关头,个体的牺牲与担当。

该剧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与紧张的剧情推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沉重与希望,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磅礴精神。

《烽火墙门》则是由杭州市萧山区党史研究室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倾力合作完成。该剧聚焦于1940年浙江萧山塘坞村的一场战斗。剧中,沈佩兰在日军入侵、乡亲们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毅然决定毁掉自己家族的宅院——吴家墙门,为国军提供攻击日军的关键信息。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更彰显了在国家大义面前,普通民众的担当与牺牲。剧中,沈佩兰怀揣着全家的托付和复仇的火焰,冒着生命危险向国军报信。在她的指引下,国军成功炸开吴家墙门,端掉祠堂魔窟,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沈佩兰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者过程中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不畏强敌、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她的形象,成为了无数普通百姓在抗战中挺身而出、贡献自己力量的代表,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

东方学子是新时代青年的缩影,通过《1937,炸桥 炸桥》与《烽火墙门》两部作品,我们以艺术的形式在时光隧道中回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先辈们为之付出的巨大牺牲。它们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当代人的精神洗礼与激励。在先辈们的精神感召下,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幸福,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未来,我院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红色文化教育延伸至社会,承担思政育人的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上一篇:法政学院2022届毕业生考研喜报

下一篇:我院教师受邀参加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联合审查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