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思政大讲堂“解读两会精神,喜迎二十大”第二讲以线上形式举行。本次讲座为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从历史文人出发展现文化魅力,激励同学们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并为此努力奋斗。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到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正萍做题为“成为一名‘文人’——理解大卫·休谟”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羚老师主持,东方学院师生约300余人参与。
讲座围绕大卫·休谟的传奇人生展开,从求学到学有所成,系统阐述了成为一名“文人”的全过程。张正萍副教授提出,伴随理性而来的“怀疑”已经成为当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渗透并蔓延在日常生活的许多角落,休谟的自画像“my own life”对于现代青年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情绪紧张、价值对立和意见抽象,现代人越是借助纯粹理性来排除生活的风险和偶然,越难以获得确定性。

张正萍副教授通过对休谟的《人性论》介绍,鼓励同学们勇敢的做自己,不要惧怕世人的看法不要失去勇气并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耐心且详细的进行解答。
张正萍副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独特见解,也有实践的深度,将成为“文人”与人生画像相结合,告诉我们应该学习休谟的勇气和毅力,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用实际行动将爱国思想转化为新时代最强音,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和青春智慧。
(撰稿:梁晟奕、张红莉 初审:马羚 终审:叶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