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社工专业同学世界公民的视角、大国担当的情怀和能力,并对中国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与体会,4月18日15:00,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及格林内尔学院,前世界学者杯(The World Scholar’s Cup)全球总管、副总管,海宁亦木英语创始人Zac Ellington 和杨天翼老师于5教304,以“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探讨”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East Meets West》。本节课由法政分院社会工作系张朦薇老师主持,17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Ellington老师以“stereotype”(刻板印象)为切入点,询问大家对美国的印象,以此引出“刻板印象”这一概念。老师通过与大家讨论中西两方在饮食、审美、日常行为习惯、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差异,告诉大家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地方都有其不同的标准”,大家都应该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老师还提出,由于“expectation”(期望)的不同,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不能用一样的标准去审判。而后,他们重点对“个体与集体”、“直接与间接”两方面的中西文化深层差异展开探讨,介绍了中西方在自我与表达事物方面的区别。两位老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例子,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即使语言不同,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品味了一次American-style class(美式课堂)。

通过此次课堂,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中国社会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体会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进一步理解了社工“尊重”的含义。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时代,作为社会工作者,在社工实务工作中运用现代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出更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工作范式与策略,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与全球化发展。
( 撰稿:应伊琳 摄影:张思佳 初审:张朦薇 终审:舒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