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引导我校青年学子更好地投身“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7月6日下午2:00,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海宁市委宣传部召开了2018年大学生暑期舆情调查暨本科生社会实践海宁对接会,海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国华和我院马院副院长叶颖蕊及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接的相关市辖委办负责人及13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代表参加了此次对接座谈会。

1.jpg

在张国华副部长的主持下,对接会正式开始,首先由张副部长致欢迎辞,张部长为大家讲述了海宁市与我院的亲密关系,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本次与会的相关市辖委办负责人、老师及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也预祝接下来的暑期舆情调查暨本科生社会实践对接会顺利开展,圆满成功!

2.jpg

接着海宁市委宣传部党教理论科科长马海其代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接的相关市辖委办负责人对去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其中关于经济、法治、民生等问题的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她表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在海宁落户的第一所高校,特别是近些年来已经开始全方位的融入到海宁。为此,她对在座的市辖委办负责人和实践团队学生代表提出了一些期望:思想上要重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地方要主动作为、学生团队要有创新、要为海宁人才政策做铺垫、要继承完善已有三导师模式、要充分发挥资源等要求。各委办负责人也对学生团队将要到来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关于各自的管辖负责领域,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新的具体认知。

在听取了市辖各委办负责人的讲话后,叶颖蕊副院长对海宁当地领导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对实践团提出要求:要发扬我院的艰苦奋斗对待实践的精神,不能过分依赖当地政府,尽量能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要充分考虑各对接单位的承受情况,尽量整合行程,不要多次打搅”的观点,要求同学们结合各自的主题,约定统一的时间去各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减少地方的对接压力,以免影响对方的正常工作。同时,她也提到,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打基础的部分,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真正的去扎根地方,深耕地方,深入社会,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这对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乃至工作都将会有所帮助,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在发言的最后,叶副院长对各支实践团队提出基本原则:必须端正态度,坚持把实践做到实处,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实践做到深处,真正的对海宁有所帮助,使自己获得成长。

3.jpg

随后,张国华副部长对本次对接会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一,要求地方乡镇提高重视,安排好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团队,特别提出“为东方学院学生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希望乡镇领导理解大学生,鼓励大学生“多提问、放心问”。在条件允许情况之下,可以带领学生团队多参看现场。第三,希望学生团队勇于拓展,认真看待海宁的发展,并在今后留在海宁发展。

之后,由各个镇、乡村单位的联系人为大家介绍了单位与学校对接信息和情况,向学生负责人们表达了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期望和需要,要求学生们在立足实践主题的基础上,力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也向各自的单位联系人提出团队自身开展的实际需求和相关落实问题,询问有关暑期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并交换了各自的意见。

在会上,经各单位对接联系人和专业指导老师们耐心指导讲解,一一解决了大家的实际需求。这样的形式不仅很好地落实了校地共建的工作,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走出去,用实践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本次会议的开展既是在学校积极响应融杭新城建设号召这一背景下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认真贯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培养其积极创新的精神,开展贴合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座谈会的顺利进行,让此次实践活动有了可靠的保障,是实践活动前中期一剂有力的催化剂,相信同学们会在此次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我院暑期舆情调查暨本科生社会实践海宁对接会圆满结束。

4.jpg

海宁市许村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凌练技,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民政办主任顾莲,海宁市交通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姚岳强,杭州交通局海宁交通局办公室主任施震立,海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马利萍以及海宁市辖相关委办代表等出席了座谈会。

(撰稿:庞雨蝶 顾展鹏 施亦骏 洪思宇 摄影:骆佳盼 初审:徐冬 终审:叶颖蕊)


上一篇: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获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建新批示肯定

下一篇:赓续好传统 传承新时代 --海宁市委宣传部和我院马院组织教师到红色基地参访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