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法在心中” 东方学院法律专家为家纺企业支招

[ 发布时间: 2015-03-23 08:46:29 打印放大缩小 ]


  企业该如何规避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在碰到纠纷时企业要如何处理?3月20日,由市工商联举办的“送法律进民企、助推健康发展”巡回宣讲活动第一站走进许村镇,为这里的企业经营者送上了一堂法律知识讲座。这标志着我市群团部门开展的“法在心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许村镇家纺企业云集,商贸活动频繁,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市家纺协会会长、许村商会会长曹咬强介绍,目前许村镇家纺企业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不签订购销合同,以口头协议的形式开展贸易,容易出现扯皮、收不到资金的纠纷;二是用工问题仍然在一些企业中存在,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三是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抄袭行为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四是担保问题,企业的金融风险意识仍有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法政分院副院长邵培樟作了分析和解答。他强调,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一定要签订合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行业的特点拟定合同;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要注重对合同文本的审查,还要对交易方进行资信调查和信用评级。

  家纺产品的花型设计等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盗用花型设计等侵权行为在许村镇的家纺企业中已成“顽疾”。这几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觉醒,许村镇的家纺企业对此也是越来越重视。邵培樟建议,家纺企业在开拓市场时,要在知识产权方面提早布局,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提早开展市场调查,进行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事实上,不断创新、引领市场,“让模仿者永远跟在身后”,才是保护版权的最好方法。

  对于这样的活动,许村镇的企业家们表示非常有用。海宁市金永和家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惠标告诉记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过遭其他企业侵权的法律纠纷,“许村镇处于地区交界处,这类知识产权法律纠纷的跨地区处理速度慢,对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宣讲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让大家知道这样的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曹咬强说,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进一步提高许村镇企业主依法经营、合法经营的意识,学会在法律框架下运用好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健康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氛围,使许村镇的家纺企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接下来,工商联举办的“送法律进民企、助推健康发展”巡回宣讲活动还将走进全市各镇、街道、平台,为各基层商会会员企业经营者送上法律知识“大餐”,促进全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编辑:杨立超 来源:海宁日报 作者:沈虹
相关阅读:

上一篇:【迎新季】温暖大学,征程起点,分院喜迎2015级新生

下一篇: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