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英烈之志,燃信仰之火;聚奋进力量,谱时代华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激励广大部队官兵传承英烈精神,当好英烈传人,实现红色基因与育人实践的有机结合。4月18日,我院精心编排的情景剧《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与情景朗诵《一生的等待》受邀参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安徽黄山某部开展的“兵心永向党——英烈红色文化战地思政课”主题宣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叶颖蕊及相关工作人员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单位的6名英烈讲解员、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建高校——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5名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依次走上讲台,为部队官兵们深情讲述浙江英烈的感人故事,重温人民军队走过的艰辛历程。

《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
活动伊始,我院情景剧《浙西南刘胡兰——潘香凤》以流动光影为幕布,勾勒出阴森牢房的冷峻轮廓。昏暗中,潘香凤身影如劲松挺立,那双眼睛如深潭映月,盛满对党的赤诚星河与对胜利的灼灼期许,以沉默作利刃划破阴霾。光影流转间,她单薄却挺拔的脊梁化作民族精神的丰碑,让观众在泪光中触摸到家国情怀的滚烫脉络,于血脉深处点燃永不熄灭的奋斗星火。

《一生的等待》
情景朗诵剧《一生的等待》以时空交织的诗意笔触,勾勒出跨越岁月的深情守望。舞台上,泛黄信笺在柔光中舒展,女主角的吟诵如清泉淌过青石,将思念揉进每一个平仄——她守着褪色的照片,在春去秋来间把青丝熬成霜雪,用半个世纪的光阴丈量家国与爱情的距离。当暮年白发与青年军装在光影中重叠,那句颤抖的“为了你,等待值得”化作漫天星辰,让观众在泪光中看见信仰与情深的永恒回响,每一个音符都沉淀着岁月的温柔与坚韧。

讲解员们以鲜活演绎消弭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触摸革命先辈的热血初心。激昂朗诵与舞台故事交织,化作民族精神的溯源之曲、爱国情怀的唤醒之钟。在铭记英烈中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激励代代人以英烈为帜,为民族复兴矢志拼搏。未来,我院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努力推动英烈精神浸润心田,扎实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