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拓宽学生就业与实习渠道,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5月16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副院长张伟飚、法社学院党总支书记叶颖蕊、法社学院副院长梁美英、辅导员李钰婷等一行前往浙江虎良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旨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座谈会上,虎良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国平、副主任张奕涛对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律所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和人才需求。作为嘉兴市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虎良律师事务所深耕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知识产权等多个法律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打造了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品牌。邱国平表示,律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储备,希望通过与学院合作,建立常态化的人才输送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共同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张伟飚副院长结合东方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设想。他建议双方在共建实习就业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叶颖蕊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色以及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她指出,学院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构建了“政、司、律、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此次走访,希望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推动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后续交流环节中,邱国平主任针对张副院长提出的“新时代律所人才需求”议题作出专业回应,他提到,当前法律行业呈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趋势,亟需深耕特定法律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细分领域的专精型法律从业者。在此背景下,建议法科学生应立足个人职业规划,注重专业领域纵深发展,通过持续精进专业技能,成长为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随后,张奕涛副主任就法学生本科阶段培养模式展开深入探讨。他强调,辩论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对法科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律师职业场景中,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体现于法庭辩论环节,更贯穿于日常客户沟通、法律意见陈述等专业服务全过程。作为提升法律思维与语言素养的重要载体,辩论赛通过模拟真实法律情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辨、语言组织、临场应变及沟通协调能力,助力其塑造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表达风格。这一培养方式与现代律师行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有助于学生夯实职业发展基础,提升专业竞争力。

双方围绕实习就业、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未来,虎良律师事务所将每年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双方还将共同开发法律实务类课程,邀请律所资深律师走进课堂,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

此次“访企拓岗”活动,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积极落实就业工作、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大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力度,拓展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撰稿:徐子杰 拍摄:胡钦锶 审核:叶颖蕊)

上一篇:校地合作,共绘环保法治新蓝图——我院与海宁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局开启合作新篇章

下一篇:2025年社工专业综合实训立项评审会成功举办

关闭